社会救助领导讲话

| 小龙

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第一块基石,社会救助对扶危救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社会救助领导讲话,仅供参考。

社会救助领导讲话(一):

尊敬的蒋市长,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市区两级政府在这里隆重举行“贯彻《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我谨代表区委、区政府以及全区53万人民对各位来宾和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表示诚挚地欢迎!同时,借此机会向长期从事社会救助工作的各位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向关心、支持社会救助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等8项制度以及社会力量参与作为基本内容,确立了完整清晰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办法》是我国第一部统筹各类社会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规,是我国统筹构建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的标志。《办法》的颁布实施将社会救助以法律的形式编织兜住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安全网,对于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社会公正,增进人民福祉,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正惠及全体人民,具有重要意义。

为扎实做好《办法》的宣传贯彻和实施工作,市区两级政府决定5月22日至6月22日在全市开展主题为“法制救助惠民生”的 “贯彻《办法》宣传月”活动。以今天的仪式为发端,活动正式启动,这既是全市的统一行动,也是我区开展好工作的实际需要,希望通过这次集中宣传活动,真正把党和政府的“爱民之情、亲民之意、为民之举”传递给大家。

为了认真宣传和贯彻实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是认真抓好《办法》的宣传。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要把宣传贯彻《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所有乡镇、街道和社区都要设立专门的宣传栏,并利用墙报、黑板报、显示屏、标语、横幅和宣传媒体,广泛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懂政策;二是加强领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形成“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稳步推进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等救助制度。教育部门要把对弱势群众的义务教育减免和助学贷款等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医疗救助部门在稳步推进“一站式”结算服务的同时,抓好各种困难群众就医优惠政策的落实;房产部门要进一步抓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安臵分配,搞好住房救助的实物补贴和货币补贴;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就业培训,帮助困难群众通过就业摆脱贫困。其它相关部门要采取得力措施,各司其职,把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落到实处,特别是要抓好以“信息共享”为主的资源整合,促进以城乡低保工作为主的信息化管理;三是强化监管,促进社会救助的公平、公正、公开。社会救助工作牵涉到城乡困难群众根本利益,政府高度关注、百姓高度期盼,各级政府、纪检监督部门要高度重视这一工作,民政部门社会救助机构要切实履行“阳光施救”的责任,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动态管理,在全面实现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实现救助的公平、公正;四是要重视社会救助基础工作。社会救助事关弱势群体的各个方面,工作异常繁重,各级政府领导要按照国务院《社会救助办法》的要求,切实履职,解决社会救助人员编制、办公经费、办公条件问题,做到有人干事、有条件办事,按政策把事件办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平台和示范点建设,努力树立我区社会救助工作形象,为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同志们,朋友们,社会救助任务繁重,使命光荣。让我们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引,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办法》,改革创新,勇于担当,努力开创冷水滩中心城区社会救助工作新局面,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社会救助领导讲话(二):

在座的各位解放军同志,同志们:

xxx素有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市区和xxx成功创建国家双拥模范城,驻地部队与地方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驻地部队是我们金华人民的子弟兵,关心关爱驻地部队家庭困难官兵,既是支持军队建设、提高国防能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也是解决家庭困难官兵解决实际困难、全身心投身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0年,市双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慈善总会联合,在市慈善总会设立了驻地部队困难军人救助专项基金,2010—年连续5年开展了“关爱亲人解放军”温暖活动,共出资37万元,先后为困难官兵提供资助185人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实际困难。今年,市慈善总会安排资金20.6万元,为103位困难官兵每人给予2000元资助,资助金虽然不多,但表达的是政府和社会对人民子弟兵的一片心意、一种关爱。

驻地部队是xxx的“定海神针”,xx每项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广大部队官兵的支持,每项荣誉的取得都凝聚着广大官兵的辛勤汗水,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兰江抗洪抢险、创卫、城市武装巡逻、春运、急救等危难险急任务面前,总是驻地军队不怕牺牲、不顾安危,冲在最前面,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正是有着驻地部队与全xxx人民的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有xx的和谐稳定。子弟兵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大家克服困难、走出困境。“关爱亲人解放军”活动作为慈善“拥军”的一个项目,我们将一直继续坚持下去,努力将这个项目做大做强,争取为驻地部队子弟兵提供更多的帮助。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人士进一步关心军队建设,用各种形式帮助家庭困难的官兵克服困难。同时我们也希望家庭有困难的子弟兵坚定信心,安心部队工作,为保卫国家、支援地方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社会救助领导讲话(三):

省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国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两年多来我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特别是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成绩,剖析问题,深化研究,抓好部署,努力推动大社保体系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长期以来,民政部对我省社会救助工作一直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李学举部长此次专程来杭州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代表省委、省政府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民政部特别是学举部长多年来对浙江工作的关心和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加元同志已就深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作了部署,讲得很明确,也很系统,我都同意。下面,我就社会救助乃至整个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行再动员、再深化、再推动,主要讲四句话。

一、成绩显著,值得总结

本届省政府成立之初,就把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20****年8月,省政府召开全省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提出了“一个率先”、“一个加快”的目标,即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开始全面启动包括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大社保体系建设。这次会议,标志着我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两年多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因地制宜,既大胆探索,又循序渐进,都开展了卓有成

效的工作。尽管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应该说,我们已经基本建立了具有浙江特色、符合浙江实际的大社保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特别是去年绍兴会议以来,各地和有关部门进一步抓落实、促深化、求创新,就业、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局势持续稳定。这两年来,我们认真研究制定并实施各项积极的就业政策,围绕城镇困难群体再就业、被征地农民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三个重点,建立完善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尤其是大力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试点,有效形成了城乡就业良性互动的局面。预计今年末全省城乡就业人员将达305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将近900万人。20****年、20****年和今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岗位分别达53.4万个、61.6万个和65万个,帮助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分别达33万人、36万人和3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4?

2%、4.1%和4.0%。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形势下,保持这样的低失业率来之不易。两年来,各地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1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0多万人。就业形势的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基金支付能力稳步提高。这两年来,我们依法推进扩面,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基金监管,健全服务体系,社会保险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尤其是针对我省实际,把保险扩面的重点转移到非公企业和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抓两头、促中间”,覆盖面继续扩大。全省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和实际缴费人数,20****年末分别为635万人和460万人,今年末将达868万人和647万人,分别净增233万人和187万人;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已达360亿元,基金支付能力达21个月,比20****年末增加了227亿元,提高了9.5个月。部分困难县市也基本扭转了基金收不抵支和支付能力下滑的局面。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扩面也稳步推进,参保人数分别达632万人、440万人、455万人和280万人,分别比20****年末增长了49%、13%、101%和

45%。同时,对被征地农民做到应保尽保,从今年起还对新增的被征地农民做到“即征即保”。目前,全省已有180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其中68万名符合条件者已按月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另一方面,为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今年省政府制定并实施了《浙江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征收主体,规范了征收程序,强化了征收手段。对各地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参保人员缴费年限计算等进行了调整和规范,社会保险各项制度政策不断得到了完善。

(三)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较好保障。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全省构建了一个涵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在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各地认真落实救助政策,稳步推进救助工作,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做到了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到11月末,全省共有低保对象61.8万人,月支出低保金额4394.6万元。在集中供养方面,近三年来累计投入25亿元,供养了5.2万名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五保人员集中供养率由20****年的29.8%提高到90.4%,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由33%提高到97.1%。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全省参保农民已达2444万人,参保率达到70.8%。同时,各地均实施了医疗救助制度。在教育救助方面,今年全省资助困难中小学生50.7万人,其中扩面新增23.7万人,投入资金1.9亿元。以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为主的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系也得到加强。这些救助涉及居民基本生活的主要方面,是真正的雪中送炭,让城乡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保障。

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以“一个率先”、“一个加快”为主要目标的大社保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两年多的实践探索,也给了我们许多启示,提供了不少值得总结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心中时刻装着老百姓。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保障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社会保障的每一个问题,可以说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这两年来,我们着力建设包括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在内的大社保体系,就是要解决好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等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只有真正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切实地而不是口头上从老百姓的愿望出发做好大社保工作。总之,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绝不是一项机械的任务,必须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扑下身子来做。只有这样,完善大社保体系才能足够的思想动力。

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方面,是政府应该做也必须做的事。这两年的实践充分表明,要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政府必须在第一线,发挥主导作用。不仅建立制度政策体系,需要政府规范设计;而且许多的保险和救助资金,也亟需政府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大社保体系建设绝不可能由政府包揽,必须进一步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假如没有广大企业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与主动配合,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就不可能顺利开展。

三是坚持统筹协调,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的大社保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利益主体多。因此,这项工作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推进,而不能“单打一”。在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中,既要考虑眼前的,又要考虑长远的;既要考虑特定的利益主体,又要考虑相关主体的利益;既要考虑保障的需要,还要考虑保障的能力。同时,要十分注重各项制度的相互衔接,切实处理好政策之间的平衡关系,坚决避免顾此失彼。总之,建设大社保体系还是要少说多做,调子太高也可能好心办坏事,甚至带来不少后遗症,不利于大社保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的平稳运作和可持续发展。

四是坚持探索创新,不断深化完善制度体系。在我省这样一个民营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多、城乡差距相对较小的省份,如何建立既符合省情又遵循国际通行规则的制度和政策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现成模式可以照抄照搬。事实上,这两年多我们也是摸着石头、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由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在国家大的制度和政策框架下,各地的探索空间还很大;也只有持之以恒推进制度创新,才能促使大社保体系的日益完善,使浙江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

五是坚持强化基层,着力改善基层管理服务。社会保障每一项制度和政策,最终都要落实到乡镇,落实到街道,落实到社区,都离不开基层的管理服务机构。可以说,基层网络体系是否健全,基层管理服务工作效率与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老百姓对政府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满意不满意,关系到整个大社保体系建设能否得到有效的实施。这两年来,我们切实加强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社保平台建设,整合资源,加强力量,改善服务,不仅强化了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支撑,而且也是全省大社保体系建设得到顺利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能够较好完成的重要保证。

上述这些方面,是这两年来我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经验的总结。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对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并不断进行完善和提高。

二、认清形势,提高认识

我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永远只代表过去,而问题和挑战总是摆在眼前。应该看到,大社保体系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省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切实认清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第一,对大社保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要再提高。应该说,这两年来,各地各部门已越来越充分地认识到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无论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都要求我们切实把这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大事抓好,将之作为实施“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的重要措施。应该说,这许多道理大家都明白,在会上也都这样讲。但是如何真正落实在行动上,特别是在主要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中,始终把大社保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这一条并非都解决好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就是其中的首要内容。对大社保体系建设工作,我们深化认识的任务远没有到头,必须在加强学习中提高认识,在总结实践中提高认识,把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对大社保体系建设的艰巨性,认识要再提高。从世界范围来看,就业和社会保障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即使是社会保险开展已有很长历史的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因素,现行制度也日益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得不进行制度创新。何况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便是起步较早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不过搞了20年。应该看到,无论保障制度、保障能力还是保障水平,目前都还是初步的、低水平的,基础还不稳固,有不少难题需要继续突破。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享有社会保障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对保障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尽可能地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合理的诉求,但又不可能超越发展阶段,一下子把大家的胃口吊得太高。这是一个“两难选择”,所以需要我们在财力可承受的范围,以更大的智慧和耐心进行改革探索。同时,我省大社保体系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不配套的问题,如何既保持制度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适应新情况、新要求进行适时调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重大课题。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迎难而上、锐意开拓,一定把这件为民实事工程办好。

第三,对大社保体系建设的紧迫性,认识要再提高。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30万人,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0万人,而且劳动力总量过剩与技能型劳动力短缺并存,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社会保险扩面、被征地农民保障、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非基本医疗保险人群特别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障等问题,都亟需我们继续深化研究。养老保险基金历史欠债尤其是个人账户“空账”所潜伏的风险,迫切要求我们及早筹划解决办法。去年以来,我们委托澳大利亚世界养老保险研究中心对我省养老保险问题进行了课题研究,他们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浙江省养老保险基金10年后将收不抵支,20年后会将出现滚存赤字,面临支付危机。虽然这一结论还有待进一步论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随着我省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保险所面临的支付压力将越来越大。因此,尽管这两年基金支付能力稳步提高,但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决不能因为眼前日子还好过就高枕无忧。对于加快完善大社保体系,我们要有责任感和紧迫感。早作准备,早作应对,早作努力,就会比较主动;否则等矛盾积累到一定限度,再救火救急,就为时已晚。当前,对各类社会保障基金运作的趋势要进行科学预测,从制度政策上、资金筹措上研究应该采取的措施,这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三、着力完善,狠抓落实

当前,我省大社保体系建设已经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下一步,总的是要继续抓落实、促深化、求创新。具体说来,就是要在工作部署的落实贯彻上下功夫,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更好地完成;要在政策措施的深化细化上下功夫,促进整个制度体系更加规范完善;要在重点难点问题的创新探索上下功夫,力求在某些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着力完善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大社保体系,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确保就业局势稳定。中央对就业再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国务院最近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务院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和实施意见,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我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

下一步就业再就业工作,总的是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把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调整结构与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城镇困难群体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三个重点,要突出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面落实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在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和服务业加速发展中广开就业门路;注重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中小企业,努力增加就业容量;推进跨地区的劳务协作和对外劳务输出。二是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按照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全面推进以人为本的就业服务。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对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当前特别要对前些年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改制中买断工龄的下岗职工,积极开展再就业服务。三是实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培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继续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一次性就业培训补贴,并建立培训补贴与培训质量、促进就业效果的挂钩机制。四是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认真总结城乡统筹就业试点经验,扩大城乡统筹就业的覆盖面,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工作。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的就业环境,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和跨地区就业限制,完善农村劳动者进城务工和跨地区就业合法权益保障的政策措施。五是建立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合理确定失业保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适当拉开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金标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之间的距离,分清层次,相对衔接,形成合理配套的标准体系,既要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更要有利于调动有劳动能力人员就业的积极性,促进享受失业保险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尽快实现就业。

(二)着力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强化扩面征缴工作,切实提高社会保险基金支付能力。对于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要一手抓政策完善,一手抓扩面征缴,努力使社会保险体系更加健全、制度更加完备、覆盖更加宽广、运行更加安全。

在完善政策方面,一是研究制定做实个人账户的方案,启动个人账户“空转实”工作。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是个历史遗留问题,预计到今年末全省企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规模将达500多亿元,而养老保险基金结余仅300多亿元;即使将所有基金结余全部注入个人账户,缺口仍然高达200亿元。因此,个人账户空账问题不解决,对基金的可持续运转是个严重隐患。下一步,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定的决定》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做实个人账户的方案,并适时启动。总的是按照先易后难、老中新分开的原则,首先把新的职工个人缴费充实个人账户,然后逐步解决历史欠债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双低政策”,为实现“双低政策”与“统一制度”并轨打好基础。实践证明,允许一些民营小企业按照“低门槛准入,低标准享受”的政策,对推进养老保险扩面、提高基金支付能力是积极有效的。但“双低政策”必须与“统一制度”有机衔接,从长远看还应逐步并轨。省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各地进行认真研究。三是研究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以外的城镇居民医保政策。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我们对绝大多数农民实行了大病统筹,但在城镇内部,还有不少无就业岗位人员、进城务工人员、未成年人和部分大中专学生等,游离于医疗保障范围之外,亟需采取针对性措施。同时,研究制定与企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在扩面征缴方面,要继续按照“抓两头,促中间”的思路,加大力度推进养老保险扩面工作,确保到20****年全省参保人数突破1000万人。26个经济发达市县要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建立扩面保面的长效机制;13个基金困难县要进一步强化扩面征缴,创新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完成扩面任务;“中间”县市要积极借鉴经济发达市县好的经验和做法,尽快基本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以非公有制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为重点,积极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抓好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失业扩面工作。以建筑、矿山等高风险行业和务工农民等就业群体为重点,切实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加强对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工伤保障。同时,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积极推行“五费合征”。坚持依法征缴,加大执法力度,努力提高参保人员实际缴费比例。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行社会保险费“五费合征”。

(三)着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救助工作力度,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需要。要按照“保基本、多层次、广覆盖、相协调、高效率”的要求,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确保覆盖全部困难群众,并努力提高社会救助的公平公正和有效性。

一是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制度是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基础,必须下大力气进一步完善,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尽补尽补。要完善低保标准确定机制,根据政府财力可能和群众最低生活的需要,及时调整保障标准,既要让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又不能脱离实际搞过高的标准。低保标准在不同地区的差距也不宜过大,区域之间应该相互协调,逐步缩小。要进一步加强动态管理,对就业或其他增收原因,家庭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也要应退尽退,从而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享受低保的人数将逐步减少,而不是越来越多。同时,在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础上,还要积极推行分层分类救助,更好地解决低保边缘群体的生活困难问题。

二是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这些年,各地已将被征地农民基本都纳入了多种形式的社会保障范围。但这项工作还要继续深化。由于被征地农民有不同年龄段,对于年青的,主要是积极促进就业,加快纳入企业社会保险体系;而对于年纪偏大、缺乏技能,又尚未退出劳动年龄段的人员,应该建立更加合理、规范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希望各地进一步作积极探索。

三是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既是解决困难群众医疗问题,防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有效措施,也是进一步完善整个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从这项制度实施一年多的情况看,下一步还要扩大救助范围,降低救助“门槛”,增加救助种类,提高救助水平。医疗救助资金要真正用好,结余过多不是成绩。要让更多的困难群众

享受医疗救助,增加受益率。同时,进一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之与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相衔接,努力为城乡居民解除患大病的后顾之忧。

四是完善集中供养工作长效机制。虽然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已经达到省政府提出的目标要求,但要巩固现有成果,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关键是要在经费投入、供养管理等方面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保证集中供养有稳定的经费渠道和严密的管理,确保有钱办事、有人管事,切实提高集中供养的管理服务水平。要继续完善集中供养设施,积极探索医疗难的问题,把集中供养这件好事持久地坚持下去,做得更好。

五是完善教育救助制度。今年,省政府部署实施了农村教育“四项工程”,其中之一就是做好中小学困难学生的资助扩面工作,确保全省农村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困难家庭孩子免费上学,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让每一个孩子都念上书。“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工程”作为对困难家庭学生教育救助的重要内容,要继续认真实施。要进一步完善奖、贷、补、助、减政策,做好对高校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

做好社会救助工作,除了政府应充分履行职责之外,还要进一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推进社会救助的社会化,特别是要大力支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充分发挥慈善组织的作用,使社会救助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四、加强领导,强化支撑

加快大社保体系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这是由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所决定的。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如何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这项工作就难以顺利推进、有效开展,反之则完全能够扭转局面、后来居上。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两年集中供养工作的变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前,我省大社保体系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要再上新台阶,难题和问题很多,任务也更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更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把此项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完善“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健全有效的考核机制,并结合实际,强化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支撑体系。

一是强化法规政策的支撑。加强立法和执法不仅是大社保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政府的依法行政需要。这几年,我省在这方面的地方立法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先后颁布实施了一些重要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政策性文件,为推进大社保体系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下一步,要适应我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体系,特别是及时总结各地的实践探索,将那些比较成熟、行之有效的规范做法,通过地方立法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在面上积极予以推广。同时,对现有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要加强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并在执行中不断完善。

二是强化财政投入的支撑。大社保体系建设需要比较大的资金投入,但这些钱必须花也值得花。各级政府都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应该说,这两年各地在这方面的财政支出增长都较快,对此要充分肯定。关键是力度不能减,而且要不断加大,确保支出增幅不低于当地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即使财政盘子比较紧的地方,也要通过调整支出结构,挤出钱来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增强财政对大社保体系建设的支撑能力。对省政府明确要求用于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专项资金,包括与省里配套的资金,各地必须落实到位,不能打折扣,不能列而不支。目前,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规定的政府补贴资金,各地有近一半尚未到位,必须进一步抓好落实。

三是强化基层平台的支撑。乡镇、街道、社区等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管理服务机构,直接面向人民群众,是整个大社保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托。各地和有关部门要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切实加强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配合,共同加强基层工作平台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确保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要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改进管理服务手段,加强管理服务能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努力做到“一口受理”、“一口发放”、“一口统计”,更好地方便城乡群众。

最后,我强调一下岁末年初的社会救助工作。元旦、春节即将来临,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最近,锦涛亲自倡导,向困难群众捐款捐物,送温暖献爱心。各地各部门要积极响应锦涛的倡导,大力开展向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做到急困难群众之急,排困难群众之忧,解困难群众之难,暖困难群众之心。要进一步研究落实政策,加大扶贫帮困力度,通过深入走访慰问,妥善解决好困难群众的吃、穿、住等问题,切实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今年我省先后五次遭遇台风和洪涝灾害,共倒塌民房近6万间,其中3.9万间需要恢复重建,目前已建成的占72%。各地要继续抓紧工作,坚持特事特办,保证建房进度和质量,确保春节前使灾民基本都能入住新房。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齐心协力,认真开展各项社会救助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及时送到每一个困难群众家庭,让每一个困难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看过社会救助领导讲话

16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