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弟子规的故事演讲稿

| 新华

通过撰写演讲稿,可以帮助演讲者理清思路,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确保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听众。如何撰写优秀的关于弟子规的故事演讲稿?这里分享一些关于弟子规的故事演讲稿写作案例,供大家参考。

关于弟子规的故事演讲稿篇1

今天在班会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的知识,领悟了弟子规的含义,书写了弟子规的精髓。有些同学对这些知识受益匪浅,但有些同学还对这些知识领悟的不太深。对于我来说,这些知识是宝贵的,是我现在做不到的,是我现在缺少的。

在饮食方面,学校中餐有三种菜,可我很少三种菜都吃,昨天不要这个,今天不要那个,这就是我挑食的坏习惯。在这个方面我就没有做好。

在孝顺方面,我做的也不是很好,我只不过是偶尔做做家务,有时不做,有时甚至为了一点小事和妈妈吵起来。现在回想起来,心里有着一种愧疚感,妈妈生了我,养了我,对我有着群山般,海洋般的恩,我们却没有一点报答,我们不报答,难道还有理由和妈妈吵架吗?

在珍惜时间方面,我更没有做到位。每节课下课,有时间不去做做题目,而是去和同学们嘻嘻哈哈;每天放学回来,有时间可以看会儿书,可我不能浪费一点看电视的时间;每个周末,做完作业可以预习或复习,可我却是在看电视。这些不都是在浪费美好时光吗?小学六年时间已如流水般逝去,我们不能再浪费初中三年的时间了。

这些都是我做不到位的,需要改正的。从《弟子规》中就可以反映出这些问题,从而改正。

关于弟子规的故事演讲稿篇2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三(2)班的__,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践行,学会感恩》。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这段熟悉的旋律吧。上学期,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学习了《弟子规》”入则孝“部分,至今仍对我影响很深。

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对我们这些喜欢我行我素的独生子女来说,我们又做到了多少呢?我们只会一边玩电脑或做着手中的事,一边听父母唠叨,但其实已经左耳进右耳出了;我们只会冬天的时候让父母帮我们暖被窝,夏天的时候让父母想办法帮我们解暑;我们只会想方设法地溜出去玩耍,然后疲惫不堪地回来,却还要父母帮我们端茶送水。

同学们,当你在享受这些幸福时刻的时候,可曾想到了感恩,可曾想到了回报。可能同学们会问:感恩?感恩谁?回报?又回报什么?其实很简单,感恩我们的父母,回报我们的父母。或许只是临别时的一句叮咛,或许只是见面时的一句问候,或许只是午后的一杯清茶……其实,只要我们留心,一个很小的细节都会让父母记忆犹新,一个很小的动作都会让父母倍感欣慰。

乌鸦反哺,尚知母恩。今我少年,孝道弘扬。同学们,让我们从《弟子规》开始,让我们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尽我们的全力,使我们的民族美德再放光华!

关于弟子规的故事演讲稿篇3

在我的“书库”里面,有许许多多的书。当然,也少不了一些经典作品。如:《三字经》、《百家姓》、《水浒传》、《西游记》……我都非常喜欢看。但我感触最深、最喜欢的书,还是《弟子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这还得从我上一年级的时候说起。那时候我只知道《三字经》,不知道《弟子规》。有一次,我看到《三字经》书背后有许多同系列的经典书籍。当我看到《弟子规》的时候,就很好奇地问爸爸:“‘弟子规’是什么意思啊?”爸爸说:“它和《三字经》一样,也是一本非常经典的书。古时候的学生就称为“弟子”,“规”就是‘规范、规矩’的意思。”

后来我就去书店买了这本书,认真地阅读。从中我学到了许多学习和做人的道理。如:“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告诉我必须要劳逸结合,不能死读书。否则是不会有成果的。还有“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告诉我读书要用心去想,仔细去看,专心去读。又如:“用人物,须明求,傥不问,即为偷。”让我明白了借用别人的东西,应先征得别人的同意,不能不说先用……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经典作品让我享受阅读快乐的同时,明白了许多道理。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阅读更多的书,做一个有用的人。

关于弟子规的故事演讲稿篇4

上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带领我们学习《弟子规》,在朗朗上口的韵文中,我懂得了许多深刻的道理。

入则孝

“孝”是什么?妈妈总对我说,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我也振振有词地说:“我是孝顺的孩子,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我都留给爸爸妈妈吃……”可是学了《弟子规》“入则孝”篇,我才知道自己做得远远不够。

比照“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来说,我做得真的是差远了。以前,我总是不听妈妈的话,妈妈吩咐我做事的时候,我总是嘴上说着:“嗯,来了来了。”身子却纹丝不动,为这经常把妈妈急得不得了,可是我却总改不了。还记得那个早晨,妈妈喊我起床,我赖在床上就是不起来,妈妈生气地对我说:“两分钟后我再过来,如果你不起的话,我就把手伸进你的被窝!”两分钟后妈妈进来了,见我坐了起来,就走了。可是妈妈一走,我就倒头又睡,直到爸爸又来叫我:“铮铮,快七点了,你还上学吗?”我这才急忙起床。自从学了这句话,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妈妈一叫我,我都是马上答应,跑去看看妈妈有什么吩咐。另外,我还跟妈妈立下军令状:每天早晨六点半准时起床。男子汉说到做到,妈妈再没为起床的事和我着急。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有诚信的人,答应别人的事,就应该努力做到。学这句的时候,让我想到了借书的那件事。

我和对门的泽泽都很爱看书,我们经常互相借对方的书看,泽泽总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还书,可是我,比起她来就差远了。刚放寒假的时候,我借了泽泽一本《脑筋急转弯》,答应一星期还她,可是回到家因为妈妈又给我买了别的书,我就把这本书忘在了脑后。一个寒假过去了,我忽然想起了这件事,可是,我连这本书的影子都没见着,我把家都翻遍了,还是一无所获。我问妈妈见没见到这本书,妈妈一听就火了,批评我不讲信用,我心里后悔极了。后来妈妈和我一起找,终于在我的床缝里找到了那本书,还给了泽泽。

……

从《弟子规》中,我懂得了很多很多,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谦虚谨慎,珍惜时间……我将谨记《弟子规》,让它指导我的思想和行动。

关于弟子规的故事演讲稿篇5

“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诵《弟子规》。那时,我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我就拍着小手、晃着小脑袋,很快就背熟了一字一句。一有空,妈妈总是用浅显话一句一句解释给我听。

“父母呼,应勿缓”这是我最熟悉的一句了。有一次,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书,突然,从厨房传来妈妈的声音“知骁,快来吃饭!”我随口说:“哦!过一会儿。”妈妈说:“不行,菜都凉了,快点!”在妈妈的话语中,我听出了她的着急。我想:“父母呼,应勿缓”这不正是告诉我们父母叫的时候,不能慢吞吞。难道我连这也做不到?想到这,我连忙放下手中的书,飞奔到厨房。

还有“对饮食,勿拣择”这句我也记得很清楚。今天吃饭时,我又挑食了,“我不吃!我不喜欢吃菜!”我说。妈妈说“菜单营养可丰富了,快吃!”“不!我不喜欢吃菜,一点儿味道也没有,真难吃!”我依然不吃菜。“你想想,吃菜对身体有好处。对饮食,勿拣择,就是告诉我们,吃饭的时候,不要挑食,要不然会营养不良。”我低下头,惭愧地说:“妈妈,读书真有用,我以后再也不挑食了。”

《弟子规》还帮过我一回呢!那一次,外婆来我家做客,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我想起了《弟子规》中的一句,“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我对外婆说:“外婆,您先坐。”外婆坐下来说:“乖宝贝,你也坐吧!”“谢谢外婆!”我说着也坐下来,外婆说:“真懂事!”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读书真有用啊!

读了《弟子规》我还懂了:“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父母所喜爱的,尽可能去满足,而父母所讨厌的,要谨慎地去除。“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和长辈交谈时,声音要放低,可如果听不见,也不合适……

如今我已经上四年级了,书架上的“好伙伴”也多了,那本《弟子规》已不是我的“学话本”了,它成了我的良师益友,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学好课堂知识的同时,多读一些经典作品,对我们是非常有益的,难道不是吗?

关于弟子规的故事演讲稿篇6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寒假里,老师布置我们学习《弟子规》。刚开始我还是在爸爸妈妈监督下读这本书,慢慢地在读的过程中领会了《弟子规》里说的意思,觉得这本书真的很好,教了我怎样做人及培养许多良好的习惯、品质。有时候我还和爸爸妈妈交流,他们也和我一起学习《弟子规》呢!

《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让我懂得了对父母的感恩和孝心。父母每天对我问寒问暖,我却没有为父母做什么事,有时候父母叫我干事我还磨磨蹭蹭,极不情愿。有时父母的批评,我不但不听,还会觉得烦,有时甚至故意做些让父母生气的事。学了《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才知道这些都是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现在我非常听爸爸妈妈的话,爸爸妈妈批评我时我也不大喊大叫了,令爸爸妈妈很高兴。我的妈妈也很孝顺父母呢!寒假里妈妈把姥姥姥爷接到我们家,细心照顾生病的姥姥,也是照《弟子规》里做的呢!

《弟子规》还帮我改掉了生活上的一些坏毛病。以前,我喜欢把脱下的衣服、袜子乱扔,书籍、玩具也很少自己整理,扔得满屋子都是。自从读了《弟子规》后,我知道了“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的道理,我为以前的行为感到羞愧。于是,我每天都把脱下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的,书籍和玩具都归类放好,写完作业书包也自己整理好,自己的屋子每天保持整洁,养成良好的习惯。

只要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在《弟子规》里呢!春节期间,有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一个亲戚家拜年,走之前,妈妈非让我换上一件新衣服,我立即想到《弟子规》里说的“衣贵洁,不贵华”,就对妈妈说了,妈妈夸我说得对,便不再强求我换衣服了。

《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学习,去理解,去体会。我想我不仅要会背,还要认真去做,从小就要养成好的言行举止、生活、学习习惯,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的。

关于弟子规的故事演讲稿篇7

一提起《弟子规》这本书,大家都不陌生吧!《弟子规》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因为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并且还带领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还让我们学会了感恩和孝顺……的哲理。

《弟子规》里的一字一句就像一位智者亲切的淳淳教导。字里行间体现出一股书卷之气。例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醒,昏责定;”………这正是我们正在朗诵的《弟子规》。它的意思是:父母叫我们的时候就应立刻回答并及时赶到;父母在教导我们的时候,必须静静地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时要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生气。为人子女,对父母要时时关心。有一个故事是说:黄香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觉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像这样孝顺的故事还很多很多,这些故事让我们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孝顺,让我们变成了一个不仅博学多学而且懂得感恩孝顺的中学生。令我们对感恩又有了更深的层次。

“凡出言,信为先;诈于妄,奚可焉”又让我明白:自己说出的话放在心上实践,去实践,去履行。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用。这又使我们知道了欺骗人的人没有好下场,只会令别人对你有见解。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有一次,我的表弟来了我家玩他刚一进门,他就紧紧盯着放在桌上的口香糖,我早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了,所以我马上给他拿了一块,可他吃完还要再吃,这是爸爸在日本出差买给我的礼物。我就顿时不开心了,我就嘟囔了一句,没想到表弟想知道我说他什么,就一下子哭了起来。我知道表弟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妈妈闻声走了过来,问什么事,我委屈地告诉了妈妈。我得意洋洋,以为妈妈一定会帮我的。哪知道妈妈还带表弟去商店买东西吃,我就不服气了。晚上,我已经把这件事抛进了九霄云外了。我收拾房间时《弟子规》,于是我随便翻了几翻,发现了一句“弟子规,圣贤训;首孝悌,次谨信……。”我发现了“悌”字的意思是:要懂得分享,要与表兄弟姐妹,要好的同学一起分享食物,玩具,也就分享了快乐。“我顿时感到脸一阵发热,连连觉得不好意思。然后我走到妈妈身边,对她说:“我刚刚做错了,我不应该那么小气,好吃的食物更要一起分享才对,同时你也会感到快乐,我也能够分辨是非。只一刻才真正懂地了《弟子规》的含义。

我徘徊在《弟子规》的世界里,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闪耀刺眼,在大自然美好的事物下阳光地成长着,不断进步着……

关于弟子规的故事演讲稿篇8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诚实的语言需要信任的耳朵来倾听,更需要善良的心灵来领会;高尚的人格需要公正的眼睛来发现,更需要道德的大厦来支撑。

而弟子规就是教我们要保持高尚的人格,教我们为人子弟,在家里要孝顺父母;离开父母要像敬爱兄长那样与人相处;处事谨慎诚实,对大家友爱相处,亲近有仁德的人。这些都要到以后,还有剩余精力就去学习文化。

大家可能都知道上古时期的舜帝吧,孝顺宽厚的舜帝,他出身卑微,七代以来,都是地位低微的普通百姓。

他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舜的生母早已去世,瞽叟再娶,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叫象,象很讲究享受,待人很命傲慢。瞽叟偏爱后妻所生的儿子,总是想杀掉舜,但他都躲过了;可是仍然孝顺地事养父亲、后母和弟弟,而且越来越来恭敬,一点都不敢怠慢。

舜在二十岁的时候,因为孝顺父母而出了名。三十岁时,尧帝询问有没有可以做天子的人,四方诸候都推荐舜,说只有他甚当比任。于是尧就是两个女儿给舜,来观察他内存在的德行;还派九个男人和他相处,来观察他的外部表现。

舜的修养很深,处世严谨而且有威严,所以大家都很信任他。

在短短一年内,舜所居处的地方都发展成了村落,两年之后,成了小镇,三年之后就成了都会。普天之下的清明德政,都是以舜帝开始的。舜帝在位三十九年,继续了尧时的太平盛世,被称为“尧天舜日“。

同学们,虽然我们没有先人那么好的道德修养,没有阐明完美、光明的德情,没有使人民受到感化,成为新人,没有达到道德上完美无的理想境界。

但是我们可以以古为镜,以古为师,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开始。这也应了《弟子规》里的一句话:“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跟跻。”

百善孝为先。星期六晚上,我做完作业后,觉得没事,就想帮劳累了一天的妈妈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的事。我走进屋子里,看到地上有一块脏兮兮的手帕,我连忙拿起手帕向水池走去。我先打了一盘干净的水,再加上一些开水,照妈妈洗衣服的样子,把手帕放在水里浸泡几分钟,再在水里倒上一点洗衣粉,用手使劲的搓,水里立即起了许多小泡泡。我搓了几遍,又用清水洗了几遍,然后才晾在衣架上。我心里非常高兴。

同学们,我们要多读《弟子规》,多学古文化,为祖国报效,为班级争光,为自已!

关于弟子规的故事演讲稿篇9

我的爸爸妈妈都爱读书,我们家的书架上有好多书。我最爱读的的是《弟子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告诉你吧,因为我读了《弟子规》以后,变得更孝顺、更懂事了,老师和爸爸妈妈都经常表扬我,我太高兴了!

以前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弟子规》,还在网上下载了一份,叫我自己去读,可是有好多字都不认识,而且读不懂,所以我没有认真去读。今年暑假,学校布置我们和家长那一起阅读《弟子规》,还要求我们必须会背。

于是假期里我就和妈妈一起读《弟子规》。妈妈叫我自己先练习读,可是我有很多字不认识,就去问妈妈。她开始还要告诉我这些字的读音,可是一会儿她就不耐烦了,因为妈妈觉得我老是打扰她看书,就叫我自己去查字典。通过查字典,我认识了好多新字呢。可是我根本不懂这些句子是什么意思,妈妈就给我讲解。有些句子的意思她也拿不准,就去查阅资料,然后给我讲。通过诵读,我知道了很多知识,特别是懂得了在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还知道了外出、待人接物、求学等的礼仪和规范。

我读了“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一句,明白了父母教育我们时,我们要恭恭敬敬地听从。如果我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你,就应当虚心接受。即使爸爸妈妈批评错了,也不能顶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让我知道了爸爸妈妈叫你,行动要快。爸爸妈妈需要你帮助他们做事的时候,不要偷懒,要认真。所以我在家里的时候,只要爸爸妈妈叫我做事,我都马上去做,从不磨蹭,也不偷懒。

我又读了“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知道亲人生病了,要在床边好好地照顾病人,我就像这样做的。开学不久,妈妈生了重病,妈妈输了液过后,身体非常虚弱,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我就在家陪妈妈,给她倒水,给她拿药,帮她把床弄暖和。有一天,妈妈要去睡午觉,叫我给她热一点中药,我怕妈妈空腹喝中药对胃不好,还给妈妈煎了一个荷包蛋。还有上一次,快要九点了,妈妈还没有起床,我想妈妈以前每天给我做早餐,我也该回报妈妈,于是就给爸爸妈妈做了一碗荷包蛋,妈妈很高兴。妈妈表扬我,我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虽然不能报答妈妈,但是要试着报答嘛!”妈妈亲亲我的脸,感动地说:“你怎么这么孝顺呀!”我说:“都是你把我教得好。”妈妈激动地把我搂在怀里。在我们的照料和关心下,妈妈健康了许多。

我对妈妈说:“妈妈,你生病了,我要多做家务事。你以后病好了,我也要多做家务事。”我说到做到,在家洗碗、拖地、抹灰、炒菜,到超市买菜,给妈妈端水送药,按摩捶背,每天给妈妈讲笑话,让她开心。妈妈很感动,天天都要表扬我,说我能干,夸我孝顺!

我读了《弟子规》,懂得了许多道理。以后我还要多读这样的经典好书,长大后成为品德优良的好人。

关于弟子规的故事演讲稿篇10

《弟子规》想必大家都读过,看过甚至背诵过,因为《弟子规》这本书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最基本的启蒙读物。从儿童的安全,卫生,礼仪方面,又到道德素质,精神修养,,学习方法等方面,都为我们进行了无微不至的讲解,所以《弟子规》就是我爱不释手的经典作品,从读得朗朗上口,到背诵得滚瓜烂熟,每一遍都使我有了新的发现与收获。

例如从“父母呼,应勿缓;”到“父母责,须顺承”的意思:父母在叫你的时候,你要赶紧答应,不可迟缓不答;父母有事情命令你,要叫你去做,你就要马上去做,不要懒惰拖沓;父母在教育你的时候,你要恭恭敬敬地聆听;父母在责备你的时候,你也要耐心地接受。这一小节对我的启发很大。

以前,爸爸妈妈喊我的时候,我总会慢吞吞地答应一下,有什么事需要我,我的行动也不够迅速。自从读了《弟子规》中的这一节,我做事不再慢吞吞,而是用自己的全力,以最快的速度去完成,以前,家长教育批评我时,我都不能虚心接受,有时还会反驳,和他们吵闹上一两句,现在这种事再也不会发生了,会耐心地接受。更会把孝放在第一位,百善孝为先。还要懂礼貌,听自己父母的话。不惹他们伤心,生气。懂得做人,从小时候就养成一个懂规矩,守规矩的好习惯。并严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都要按照《弟子规》上面所说的去做。

这都是我从《弟子规》中学到的。当然该学的还远远不止这些,我要继续诵读经典,学习经典。

《弟子规》无愧成为我最喜欢经典作品。

关于弟子规的故事演讲稿篇11

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福建省柘荣县城关小学的陈源。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读弟子规,做文明人》。

我记得有这样一段话:“播下思想的种子,便收获文字;播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我觉得《弟子规》就是一部播撒种子的中华典籍,一部中华礼仪美德的最佳范本。

《弟子规》,顾名思义,这是作为学生的规范。它是中国古代圣贤的良言,是中华民族几百年来的精髓。它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所做,它用最简短的文字,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进行了概括和揭示。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而《弟子规》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把小事做细、做好,才能成就大事。例如“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是指做事情不要慌张,不要畏难;“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讲的又是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教会我们的是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子女。

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弟子规》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让我们一起用心去感受它的魅力,用意去品味它的文明,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让中国传统美德再放异彩!

关于弟子规的故事演讲稿篇12

我读《弟子规》有一年多了,它指导着我成长,让我有更多的知识以致于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让我受益匪浅。

《弟子规》中的每一个字都蕴藏着极其深刻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浅。古人用简单的1080个字绘出人生中131件事,每件事都蕴含着一个人生道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啊!父母生我养我,天天为我早出晚归,不分日夜的奔波者,父母到了家里一定是累了,我们为父母干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家务活,是应该的。我们应该尽心尽力的去为父母“服务”,因为父母给予我们不求回报的爱,我们这辈子也报答不了!

提起孝敬父母,我想我做的还不够,每天放学回到家,爸爸劳累了一天,疲倦得不得了,而我却因为作业而发着牢骚。“来,好儿子,给爸爸按按摩吧!”爸爸疲惫的声音又在我的耳边萦绕,“没时间,没看见我正写作业呢吗?”我不耐烦的应对着。我错了,爸爸累还不是为了我,为了这个家?我就算是毫不犹豫的去给爸爸按摩,也不足以爸爸对我的付出啊!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人的一生难免会有犯错的时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错事的时候,总是要被妈妈说一遍。当然,我那不争气的泪珠,也随之在眼角流落下来,看在我表面上不敢反抗,可心里面生出不少埋怨。可是在读完《弟子规》后,我知道了妈妈都是为了我好,为了我有一个好的未来。正如大人们整天唠叨的,我们就像一棵小树,不为它修枝剪叶,总也长不成一棵参天大树。

今后,我一定要管好自己,自己心里所想的,就要用心去做。《弟子规》里所讲得每一个道理,都给我带来了启示。“孝”悌“谨”“信”“爱”“仁”这六个大字,我将用一生去践行。

关于弟子规的故事演讲稿篇13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六(2)班的张晨阳,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践行<弟子规>,学会感恩》。“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这段熟悉的旋律吧。新学期开始,我校为进一步加强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开展了学习并践行《弟子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其中的“入则孝”部分,对我的影响最深。

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对我们这些喜欢我行我素的独生子女来说,我们又做到了多少呢?我们只会一边玩电脑或做着手中的事,一边听父母唠叨,但其实已经左耳进右耳出了;我们只会冬天的时候让父母帮我们暖被窝,夏天的时候让父母想办法帮我们解暑;我们只会想方设法地溜出去玩耍,然后疲惫不堪地回来,却还要父母帮我们端茶送水。

同学们,当你在享受这些幸福时刻的时候,可曾想到了感恩,可曾想到了回报。可能同学们会问:感恩?感恩谁?回报?又回报什么?其实很简单,感恩我们的父母,回报我们的父母。或许只是临别时的一句叮咛,或许只是见面时的一句问候,或许只是午后的一杯清茶……其实,只要我们留心,一个很小的细节都会让父母记忆犹新,一个很小的动作都会让父母倍感欣慰。

乌鸦反哺,尚知母恩。今我少年,孝道弘扬。同学们,让我们从《弟子规》开始,让我们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尽我们的全力,使我们的民族美德再放光华!

关于弟子规的故事演讲稿篇1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谨慎做事,从小事开始!》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这便是《弟子规》的第四部分《谨》。它三字一句,文字浅显,朗朗上口,好读易记。从中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那么,作为一名七年级新生,有那些事情是需要谨记于心的呢?弟子规中说:”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是呀,时光匆匆,为人子,早上就要尽量早起,晚上就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因此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宝贵时光。趁现在精力旺盛,要一鼓作气,多读书,多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西汉时期的匡衡就是这样一个珍惜时间的人。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凿壁借光的故事吧!匡衡是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但它为了读书。就凿通了邻居家的墙,借着射过来的一缕微弱的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后来不负重望,在大马司史高的推荐下,被汉元帝封为郎中,迁博士。这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呀!由此可见,珍惜时间是多么地重要。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说的真对,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齐清洁,不在衣服的昂贵华丽,而且我们都是学生,穿衣不用太过花俏,要依着自己的身份穿。学校要求全天日地穿校服,那么每天早晨出门前,我们是否应该检查一下:红领巾是否带歪?校徽是否扣上?清清爽爽地出门,每天才会拥有一个愉悦的好心情。

将《弟子规》的要求熟记于心,我们就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开始做起!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关于弟子规的故事演讲稿篇1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 <<学〈弟子规>做文明人》。

沐浴在柔和的晨光中,耳边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听着这亲切的声音,我不禁停下脚步,轻声跟着读起来。这是我已熟读的《弟子规》的总叙。

我喜欢读《弟子规》。 “弟子规”,顾名思义,就是学生的规范。它是中华民族几百年来的礼仪精髓,是文明的灵魂,是学生文化的瑰宝。学《弟子规》,做文明人。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把一千多字的文明礼仪略成了24个字,虽然短短24字,却也已经树立了我文明的态度。

弟子规,是圣人对我们的教诲,它让我明白了做文明人的道理: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接着要小心谨慎,诚实守信。和大众相处要平等博爱,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物,如果有剩余的时间与精力,要向多方面学习。

以前的我从不懂什么是文明,学了《弟子规》。我知道文明就是:孝——首孝弟。

百善孝为先。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父母对我百依百顺,凡是我提出的比较合理的要求,都会想方设法满足我。我总是认为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甚至,有时父母关心我,多叮嘱几句,我反而嫌父母啰嗦。有时父母要我做些事,我总是拖拖拉拉,尽量避过,即使做,也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为人子女最痛苦的事。我们至少要做到《弟子规》所说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才能不辜负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父母。这就是文明。

以前的我从不懂什么是文明,学了《弟子规》。我知道文明就是:信——次谨信。

诚信是三月的春风,是五月的花海;商人说诚信是宝贵的信誉,是无价的财富;长辈说诚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是一张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约;我说诚信是两根小指拉钩后的百年不变,千年不悔。

也许有朋友安慰自己说,诚信是大人的事,我们还没有长大呢!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就错了,大错特错了!当你把果皮扔到干净的操场时,你诚信了吗?当你看见老人上车而假装闭目养神时,你诚信了吗?当你为了一时的虚荣心,考试舞弊时,你诚信了吗?……我们真的会惊讶地发现,自己有太多的不诚信! 这就是不文明!

以前的我从不懂什么是文明,学了《弟子规》。我知道文明就是:谐——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和谐者,为德行高尚者,自然为人们所敬仰。物种以竞争为目的,人类以互助合作为目的。不管你是哪个种族的,都是同类,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合作。这才是文明人。学了《弟子规》我明白了我们校长的校训:今天你微笑了吗?就是教我们做个能和谐人际关系的文明人。故有余力,便应珍惜时间多学习,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你也会变得更有德行,你便会成为一个文明人,为人们所敬仰。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诵读并牢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吧!这是我们学生的传统,学生的文明。我深信,有了它,我们一定会置身于《弟子规》的文明世界里!我深信,有它了,我们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关于弟子规的故事演讲稿篇16

《弟子规》那本金色的小书,短小而精悍。传承着中华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凝聚着一辈辈人。

那一个笑声与泪水交织的夏天,别了母校,刚摘下红领巾,满带稚气的我考上了华泰。刚开学,学校就发了一本小小的书——《弟子规》,还要全文背诵。刚开始,我只是应付着读着。一天早上,家中停了电,出于无聊,我随手拿起那本小书看了起来。渐渐才发现它——《弟子规》的内容如此精彩。

我读它、品它,学会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读了弟子规中的的《入则孝》后,让我感到十分惭愧。原以为为父母做几件家务事就是“孝”了,现在才发现其实什么是“孝”我一点都不懂。反而,父母对我百依百顺,照顾到家,我想要的东西想方设法的满足我,还反倒觉得父母为自己做的是理所当然,甚至有时候他们对自己过于担心还觉得他们很烦,讨厌他们。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记得有一次,吃饭的时间到了,妈妈喊我吃饭,而不听话的我却始终沉迷于精彩的电视节目中不肯离去,妈妈一遍一遍的叫我,我都只是嗯嗯啊啊的应付,等到爸爸妈妈都吃完了,我也没有去。等到节目结束了,我有感觉肚子饿了,走出房间一看,桌上已没有饭菜了。我气愤极了大喊:“妈妈,我要吃饭,怎么没有了呢?”妈妈急急忙忙的从房间走出来:“没有了!你要吃饭?我给你去做。”于是妈妈急匆匆的为我去做饭……。而我还在埋怨着…。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太不应该了

父母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当我们蹒跚学步时,是他们用他们温暖的大手紧握你的小手;当我们生病时,是他们将我们拥入他们暖和的怀抱;当我们学习遇到困难时,是他们为我们耐心的讲解。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对我们无私的付出。你们发现过吗?他们头上已悄悄爬上岁月的痕迹——因我们而生——那一丝丝银发……

感恩父母,他们只需要你以后过得好就好,他们只需要你在他们工作劳累时在他们耳边轻轻说的那一声:我爱你们。

品读《弟子规》,品读《入则孝》,实践《弟子规》实践《入则孝》。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做人基本准则——《弟子规》吧!

33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