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寒露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

| 丹梅

2023年寒露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寒露”是深秋的季节,而“寒”字最早出现在二十四节气中。寒露是农历的开始,秋天的结束。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3年寒露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3年寒露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

2023年寒露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

2023年寒露:公历2023年10月8日21点5分,农历癸卯年八月二十四号。

寒露是什么意思呢

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那么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白露时节的重九登高节,吸引了众多的游人。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

寒露的由来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是指农耕文化中服务于人民农耕的二十四个气候节点。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是根据农耕文化总结出来的一个气候节点。九月是有祭祖的习俗、祭天地的习俗、登山的习俗。寒露来自于农耕社会的人对气候的总结。古代人为了方便农耕活动,根据天变化总结出来了“二十四节气”,寒露就是其中的一个节气。寒露时节秋高气爽,温度开始下降,适合栽种一些秋天的蔬菜,也要防止虫害的发生。寒露过后也是容易生病的时间,天气开始转凉,也需要开始预防一些疾病,不管是牲畜还是人,都需要开始预防。

节气寒露介绍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这时,我省各地气温继续下降。盆地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川西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盆地秋色迥然不同。常年寒露期间,盆地雨量亦日趋减少。盆地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东部一般为30至40毫米左右。绵雨甚频,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响“三秋”生产,成为我省盆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伴随着绵雨的气候特征是: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亦自此显著增加。但是,秋绵雨严重与否,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为此,一方面,要利用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采取深沟高厢等各种有效的耕作措施,减轻湿害,提高播种质量。在高原地区,寒露前后是雪害最严重的季节之一,积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业生产,应该注意预防。

寒露的三侯

鸿雁来宾: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雀入大水为蛤: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菊有黄花:菊花已普遍开放。

236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