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节气养生注意事项
秋分后,棉吐絮。烟叶黄,正是收获的时节,广大农村进人了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阶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秋分节气养生注意事项,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秋分节气养生注意事项
适当增衣、适度“秋冻”
秋分是自然界阳消阴长的“分水岭”,秋分之后,阴气开始逐渐旺盛,暑热消退,气候也随之转凉,习习秋风虽然宜人,但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伤风感冒等疾病。因此,年老体弱人群要及时地增添衣物,防止秋寒伤人;而对于大部分健康人群或者青壮年,则不必过度穿捂,只需要少量增添衣物即可,防止衣服过厚导致大量出汗,损伤人体阴液和阳气,违反了秋日人体“阴精内蓄、阳气内守”的需要。
秋分时节气温并不太低,适当增衣、适度“秋冻”才是更合适的选择。
温润调补宜养阴
秋之天气,燥邪当令,秋燥贯穿于整个秋季。初秋时节暑热未退,多以“温燥”为主,表现为“热性”症状,临床可见发热,微恶风寒,口渴少汗,咳黄粘痰等。时至秋分,代表着晚秋的开始,气候由热转凉,故多以“凉燥”为主,可见恶寒重,发热轻,咳嗽痰稀等症状。因此,秋分时节的调理,除了遵循“燥者润之”的基本原则之外,更要注重“温润濡养、酸甘养阴”的理念。我们可以多吃温润之物,如蜂蜜、芝麻、核桃、银耳、百合、山药等,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酸甘之品,如葡萄、苹果、石榴等水果,避免过多摄入辛辣刺激的食物,防止内燥加重。
中医学秉持“药食同源”的理念,对于“燥邪内盛”者,如干燥综合征,非自身免疫性口、眼干燥症,慢性久咳等患者,均可选用“药膳调补”的方法缓解内燥、减轻症状。
调整起居多运动
秋分过后便是深秋,花木凋零,凉风萧瑟,容易使人产生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消极状态,属“季节性情感障碍”。因此我们要及时调整精神状态,调整起居,多出户外,保持心身愉快。要顺应“阳气渐衰、阴气渐盛”的节气规律调整作息,早睡早起,杜绝熬夜,以顾护自身阳气,避免“秋乏”的产生;多走到户外,进行多种体育锻炼,如登高、散步、慢跑、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等,但是各种运动均应适度,避免劳累、大汗而损伤自身阳气,也要保护关节,避免运动量过大而引起关节损伤。
伏邪在内引宿疾
秋分时节阳气渐消、阴气生长,人体也处在一个动态的“过渡状态”,是疾病容易“趁虚而入”的阶段。如若既往就患有旧疾或有“伏邪”在内,则更易出现旧病的复发或者疾病的加重。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除此之外,深秋之时风湿免疫疾病将逐渐进入又一个高发期,如以口眼干燥为突出症状的干燥综合征。随着燥邪侵扰,口眼干涩日益加重,并可能引发皮肤干燥、口腔溃疡、视物模糊、关节痹痛、心情郁闷等一系列伴随症状,此时则需要增加饮水频次,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眼干以及日常药食调补等手段,更重要的是要规律至风湿免疫专科诊察,针对性地调整中西医治疗方案,如中药汤剂内服、中医特色外治等。
总而言之,秋分之后应当更加注重防范疾病的发生或者复发,切不可疏忽大意,导致疾病加重。
秋季养生的食物
1、百合
百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脱甲秋水仙碱和钙、磷、铁及维生素等,是老幼皆宜的营养佳品。中医用百合作为止血、活血、清肺润燥、滋阴清热、理脾健胃的补药。现代研究表明,百合具有明显的镇咳、平喘、止血等作用,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增加液体免疫功能的活性。
百合还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将百合洗净,煮熟,放冰糖后冷却食用,既可清热润肺,又能滋补益中。
2、大枣
据中医专家讲,大枣不光是甜美食品,还是治病良药。大枣性味甘平,入脾胃二经有补气益血之功效,是健脾益气的佳品。中医常用大枣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失眠等症。根据药理研究,大枣有保护肝脏、降低血脂等作用。专家介绍说,大枣虽然味甘、无毒,但性偏湿热,故不能多食,尤其内有湿热者,多食会出现寒热口渴、胃胀等不良反应。
3、红薯
我国医学工作者曾对广西西部的百岁老人之乡进行调查,发现此地的长寿老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习惯每日食红薯,甚至将其作为主食。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油酸等。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另外,红薯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因其富含纤维素和果胶而具有阻止糖分转化为脂肪的功能。
秋分象征着什么
秋分时节的到来就象征着秋天的季节已经过了一半,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每个季节90天左右,秋分日位于90天之中,将秋季平分,秋分的来临,意味着秋季已经过完了一半。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特质不同,立秋时,大部分地区天气仍旧闷热,直到秋分过后,天气才会逐渐转凉。秋分从古至今都是非常重要的节气,古时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动,还有吃秋菜、送秋牛、粘雀子嘴、放风筝、竖鸡蛋等风俗习惯。
秋分的寓意
象征秋季丰收寓意
秋分这一天昼夜平分,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也象征着秋季的丰收之喜。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
秋天是个让人舒适的季节,秋分的到来也暗示着秋天的到来。秋天没有夏天那般炙热,没有冬天那般寒冷,它的徐徐微风仿佛能把所有的不愉快吹走。二十四节气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今天接亲网小编只带大家领略了秋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下次有机会的话可以带大家看看别的节气的魅力哟。
秋分习俗活动
祭月
秋分虽已过了中秋,但仍有“祭月”(又称夕月)活动。据《太常记》载:“秋分祭夜明于夕月坛”,其“夜明”指的就是月亮。因每当秋分之节正值月亮圆缺时光,人们为期盼月光重圆故举行祭月仪式。此活动最早在朝廷举行,后流传民间。
竖蛋
秋分“竖蛋”的习俗由来已久。此日人们特地挑选一个光滑匀称并是母鸡刚生下的新鲜鸡蛋,轻轻地放在桌面上把它竖起来。一来寄寓对生命和生育的崇敬之情,二来测验一下今日出门的运气如何。
赠画
秋分之际,过去在民间特别是乡村一直有赠送《秋牛图》或年画的习俗。人们利用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的农历节气表或农夫牵牛耕田的图样赠给亲朋好友。更有民间善说能唱者挨家挨户地上门赠画并触景生情就如春节那样尽道贺喜之语,赢得主人欢欣而获赠钱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