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临终医院护理工作总结

| 滔祥

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每个人都希望平静而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老人临终医院护理工作总结的文章,欢迎大家观看阅读。

老人临终医院护理工作总结

老人临终医院护理工作总结篇1

不得不说的是在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临终关怀学,直到大一下学期开始有选修课才第一次听说。那时候总也想不明白这门课程会讲些什么内容,听着名字还挺“惊悚”的,没选。宿舍里有同学选了这门课,回来给我们讲了上课内容,涵盖的内容很广也很有用,就想着自己也一定要选这门课,就听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好的。所以这学期很高兴选上了这门课。

临终关怀(hospitalpice),顾名思义,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病人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但要求医务人员以熟练的业务和良好的服务来控制病人的症状。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社会的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就世界范围而言,它的出现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临终关怀分为身关怀,即透过医护人员及家属之照顾减轻病痛,再配 合天然健康饮食提升身体能量;心关怀,即透过理念之建立减轻恐惧、不安、焦虑、埋 怨、牵挂等心理,令其安心、宽心、并对未来世界(指死后)充满希望及信心;道业关怀(或灵性关怀),即回顾人生寻求生命意义或多半透过宗教学说及方式建立生命价值观,如永生、升天堂、往西方极乐世界等。

临终关怀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同时,临终关怀还能够帮助病患家人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临终关怀不同于安乐死,这即不促进也不延迟病人死亡。其主要任务包括对症治疗、家庭护理、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所以临终关怀常由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家属、志愿者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

在临终阶段,癌症病人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死亡的恐惧。美国的一位临终关怀专家就认为“人在临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体上的痛苦”,因此,一定要在控制和减轻患者机体上的痛苦的同时,做好临终患者的心理关怀。

病人进入濒死阶段时,开始为心理否认期,这时病人往往不承认自己病情的严重,否认自己已病入膏肓,总希望有治疗的奇迹出现以挽救死亡。当病人得知病情确无挽救希望,预感已面临死亡时,就进入了死亡恐惧期,表现为恐惧、烦躁、暴怒。当病人确信死亡已不可避免,而且瞬间即来,此时病人反而沉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也就进入了接受期。一般说来,濒死者的需求可分三个水平:①保存生命;②解除痛苦;③没有痛苦地死去。因此,当死亡不可避免时,病人最大的需求是安宁、避免骚扰,亲属随和地陪伴,给予精神安慰和寄托,对美(如花、音乐等)的需要,或者有某些特殊的需要,如写遗嘱,见见最想见的人,等等。病人亲属都要尽量给予病人这些精神上的安慰和照料,使他们无痛苦地度过人生最后时刻。

临终关怀(Hospice)运动始于英国的圣克里斯多费医院。50年年代,英国护士桑德斯(CicellSaunders)在她长期从事的晚期肿瘤医院中,目睹垂危病人的痛苦,决心改变这一状况。1976年她创办了世界著名的临终关怀机构(ST.Christophers'Hospice),使垂危病人在人生旅途的最后一段过程得到需要的满足和舒适的照顾,“点燃了临终关怀运动的灯塔”。最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临终关怀服务实践和理论研究,70年代后期,临终关怀传入美国,8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

在中国,“临终关怀”一词的正式应用,始于1988年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的建立。1988年7月15日,美籍华人黄天中博士与天津医学院院长吴咸中教授以崔以泰副院长合作,共同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机构——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目前,我国临终关怀临床实践服务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阶段。现在我国大约有100多家临终关怀机构,几千位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医科院校和卫生职工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公共卫生专业、全科医师专业、在职医生、护士的继续教育系列中亦开设了临终关怀课程。临终关怀事业无论在中国大陆、香港或是台湾,也必取得更大的进展。更多的护理人员将充分发挥爱心与技能投入并从事到这一新的护理领域中来。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临终关怀在我国的推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1传统死亡伦理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我国实践中受阻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大众固守的传统死亡伦理观。在中国,一谈到“临终”二字,往往认为是生命即将消失,死亡的降临是对人的彻底毁灭,死亡是极力回避和忌讳的字眼,伦理观念上把死亡看作是最大的“恶”,所以面对临终关怀活动,国人从概念上就会拒斥,这其实反映出中国大众整体死亡态度为“重生忌死”。笔者在安徽中医学院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对此问题设计过问卷,其中对问题“您酬尺遥远的死亡问题一A有过思考;B从未思考过;C不愿思考;D忌讳思考”进行随树由取568人调查时,数据显示选择B, C.D的答案占到52%,之所以有这种情况,折射出把死亡价值看作是最大的“恶”仍然左右我们的思想,也就是传统“忌死”文化观还在起着强大的作用,因而临终关坏受到排斥。

1.2传统“孝”道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我国推行艰难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认为它是违背“孝”道观的。临终关怀在西方操作上一般是把临终患者送到专门的医院或科室,进行舒缓治疗和关爱,使患者在医院或临终关怀科室里走完人生最后时一光。这样给人的印象仿佛是当老人即将临终时,家人或亲属把老人送到外面,然后撒手不管,在中国人看来这是违背了传统“孝”道观的。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在老人即将谢世时必须床前守护,方可显示孝心。

1.3传统医道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现实推广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医护人员面对临终患者的无意识。这种无意识表现为医护人员对生命无法逆转患者的救治还是按照传统的救治方式来进行,总是设法使用现代医学技术和药物来延缓患者的无谓生命,至于用“关注护理而非治疗”的临终关怀理念来指导医疗实践,医护人员往往是措手不及,认为这样做是与医学坚持的传统医道观一一救死扶伤有悖的。面对我们目前的情况,为了让临终关怀学可以在不久的将来走进千家万户,为更多的人们服务,我们应该做的是2.1颠覆死亡是最大“恶”的观念

开展临终关怀首先要颠覆死亡是最大“恶”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受着深层伦理文化影响,认识死亡必须回归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来解读。一般来说,生死是自然生理现象,本没有伦理评价的意义。但由于它关涉人生的两个终极问题,对它们的考量反映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把握以及形成行动的指导,这时人们对其探求就赋予了伦理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占据主流趋势的是儒家文化思想,儒家文化对待生死考量上,由于一味重视“生”的价值,忽略了对“死”的价值认识,甚至是排斥思考死亡的意义,以至于形成一种民族心理文化定式一一“重生忌死”。儒家思想发展脉络清晰呈现出这一点,我们知道自从孔子提出“未知生,焉知死”开始,就奠定了传统思想中“重生忌死”的生死文化基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更把“生”的意义规约在“仁”的范畴之下,“生”的意义变成了对道德的追求。孟子也有“夭寿不贰,修身以侯之,所以立命也。”就是看到了生死有别,强调通过道德修养来延长“生”的长度。其实都反映出传统思想着重于“生”的价值探讨,赋予“生”有积极意义,而缺少了对死亡价值意义的探求。这在现实中也确实是这样,因为死亡给人的表象就是一切现实的消逝,是对所有现存的彻底毁灭,“生死两茫茫|”、“死去元知万事空”等都是对死亡价值的消极认识表现,因而死亡被认为是最大的“恶”,人们因此过分贪恋生而不愿去思考死。这种生死观对临终关怀的推行产生了巨大的阻碍。

改变这种现状,要对死亡价值进行再认识,也就是对死亡是最大的“恶”的观念进行颠覆。伦理学上的“恶”其实就是对行为或事物存在的价值以否定的评价,或称为其与客观“应然”的相悖,按照黑格尔的意思就是“恶即是它与客观实在的不同。”按照这种思路来看待死亡的存在可以发现,死亡其实不能被看作最大的恶,因为它是与自然的符合并且也有着终极的价值意义。首先死亡是自然安排而无法逃越的现象,以自然观来看这是符合自然伦理的,也就是死亡是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发生的事物不应从恶的角度来评价。相反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要积极看待死亡的价值,比如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早就有这样的思想,“老年时的死亡是成熟后的自然现象。我认为,接近死亡的‘成熟’阶段非常可爱。越接近死亡,我越觉得,我好像是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旅程,最后见到了陆地,我乘坐的船就要在我的故乡的港口靠岸了”其次死亡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机制是新陈代谢,也就是新的事物的出生必然有陈旧事物的消亡,社会以此来达到平衡,才能发展。死亡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社会的动力系统,丧失了死亡也就无所谓发展,因此死亡现象具有维护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再次死亡的存在是人完善的需要。人的一生包括生死两端,生与死是人生必须思考的两大问题,有死亡的存在,它会时刻警醒着人们对“生”的珍视,所以人们才会在有限的生存时间里奋进。丧失了死亡存在的人生,也就是对死亡不去思考的人生其实是麻木的存在,也就会没有目的意义的生存。只有死亡才是敲打人前进的最好武器,死亡在促进人完善方面也有最高价值。当然改变死亡观认识不是简单的说教可以完成的,但理论认识上的准备是必须的,接下去的任务是我们国家应该像西方一样,尽快开展全民死亡观教育,营造积极看待死亡价值的氛围,更应该宣传儒家文化思想外的一些超越认识死亡的思想,消解对死亡恐惧的心理。死亡价值观的改变才能使大众接受临终关怀这一事物。

要让临终关怀学在中国更好地推广,不久的将来走进千家万户,为更多的人们服务,我3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2摒弃临终关怀有悖“孝道”的观念

我们知道中国几千年来就是一个伦理型文化国度,伦理在维系国家发展和家庭延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孝”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孝”一开始就是作为至要德性被认知的,《孝经》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把“孝”上升为衍生一切善性的根基。孔子更有“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从而把“孝”凝固为贯通天地的要德以及人间的道德法则,“孝”成为检视和评判行为的标准。传统社会中,“孝”主要以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功能来表现,它是调节家庭和社会关系中不可随意违背的天理。众所周知,传统中国是农耕文化为主,这就要求形成以血缘关系的家庭单位来协作劳动,为了维系家庭的延续,使劳作不至于因缺乏劳动力而停止,生育后代来传宗接代成为晚辈必须尽的责任,并且上升为“孝”的要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然,孝道观在家庭伦理中的意义要求作为晚辈不仅仅完成族的延续,更重要的是必须服从长辈和奉养长辈,因为晚辈“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并且“三年而免于父母之怀”,这就要求晚辈在长辈老年时要在跟前赡养老人直到老人去世,甚至在老人去世后也要在坟前守上三年,《论语》中即有“父母在,不能远游”、“孝始于事亲”等,以此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情而显示“孝道”。“孝”成为传统中国人在家庭以及社会生活中最核心的伦理基础。

那么临终关怀是不是违背孝道观呢?其实要把临终关怀要义理解清楚,临终关怀在西方最早产生的原因是临终关怀先行者看到临终患者要么是受到过度的医疗救治,要么是在家庭里不能得到应有的护理,患者不仅要忍受躯体的折磨,更主要是心灵的痛苦不能去除,从而不能有尊严、幸福地走完人生,对待临终患者往往是过多关注“生”的救治而忽视了“死”的照护,所以提倡成立专门的临终护理机构,用伦理关怀来对患者短暂的最后时光进行“身、心、灵”的关爱。这其实是不违背孝道的,孔子曾有“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十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把传统“孝道”内涵表征为不仅仅是能给亲人吃好穿好就是“孝”了,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亲人的挂念和尊重,考虑如何使老年人在精神上感到幸福和尊严,“孝”应是一种心里的敬仰反映。那么现在我们在老年人面前怎么才算上“孝”呢?现在中国家庭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即“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形成,传统尽“孝”基础的丧失要求我们对“孝”的观念进行重新认识,不是说把老人放在眼前亲自照护,能够吃好、住好就是“孝”。现实中对于一对夫妇要供养四位或更多的老人,为每位老人的去世而在床前尽“孝”或老人去世后要守“孝”三年现在己经不大现实,家庭照护老人的方式可以说己经呈现出不能承载现实状况的重压。把临终老年送入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让他们在那里得到充分的照护,其实对老人可以接受到家庭中不能完成的照护,这并不与“孝道”相悖。其实质只不过是把家庭照护转移到社会机构来进行的方式上的转变。

2.3去除医“死”违背“医道”的观念

顺利开展临终关怀,作为临终关怀主要实施者医护人员的认识观念也要澄清,也就是面对临终患者,医护人员采取的舒缓照护方式违背医道吗? 我们知道,现代医学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能够对生命终极的两端“生、死”进行干预,或制造“生”(代孕、克隆人)、或延迟“死”(当然很多状况下,是以过度医疗延缓无价值生命的长度)。不可否认,医学的发展为人类生命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道的问题更显突出。临终关怀的首倡者桑德斯就曾说过:“垂死病人往往被迫在医院病床卜度过最后一段日子,身上插满了管子,并与家人隔绝。他们亦很少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照顾。”罗斯博士也曾说:“他(垂死病人)可能迫切需要得到休息、宁静、尊严。但他得到的是输血、输液、心脏机或气管切口术。”这都是医务人员在传统医道坚守下把医学使命狭窄化的结果。

人的生命阶段包括生和死两个阶段,疾病和死亡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必须承认,医学技术面对自然的死亡现象是无能为力的,虽然它可以干预死亡进程,但却无法最终战胜死亡,医学使命面对必然的死亡不是使生命灰烬在闪烁,而是考虑如何使生命之火在最后阶段燃烧得最旺盛。也就是医学不能单纯靠技术来延缓生命,把患者阻挡在死亡的门槛上,而是考虑如何使患者死得有尊严和幸福。这样医学的全部使命可以理解为:不但要看护“生”也要看护“死”。所以,当面对临终患者时,医学的职责不是用现有高科技来无谓延缓患者的生命,延缓患者的生命长度可以说就是延缓患者的痛苦,而此时患者最需要的不是医疗技术的过度使用,需要的是医学如何应用来减轻患者心灵的痛苦,也就是使患者在余下时光如何过的尊严和幸福,所以医学目光触及到如何照顾临终患者“死”是符合医道的。由此可见,医务人员传统医道观的拓展是临终关怀顺利开展的重要环。

临终关怀学与生活关系密切,它体现了社会对人们的人文关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经过实践证明,临终关怀对于人们生命最后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目前在我国,面对死亡问题,大家都还比较隐晦,还没有办法完全接受这样一种临终的关怀方式。对此,2007年在湖北成立的无国界社工慈宁服务处的负责人林玉敏还是充满了信心,尽管在做临终关怀服务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她仍然相信可以找到中国人普遍接受的临终关怀方式,并为此而不断努力。

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临终关怀会走进千家万户,用它的人文关怀方式让面对死亡的人能够更加坦然,了无遗憾。让临终关怀给人们的生命画上一个完美的记号,让逝者安息,生者更加珍惜。

在此,非常感谢老师一学期来给我们讲的精彩课程,让我在其中受益匪浅,谢谢!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老龄化国家。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人口中几乎14%将是老年人,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数量增长迅猛,老龄化高峰将于2030年前后来到并将持续20余年。临终病人数目日益增多,呼唤着临终关怀。中国是个有着自己独特文化背景的国家,临终关怀很大程度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保守、负性观念的影响,束缚了临终关怀的发展。进行临终关怀的“善终”教育,转变人们的观念,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临终关怀与善终

临终关怀一词源于中世纪,又称善终服务、安宁照顾、终末护理、安息护理等。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指由社会各层次(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人员)组成的团队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在内的一种全面性支持和照料。

善终:把事情的最后阶段工作做完做好,指好的结果,好的结局;亦指人正常的死亡,老死,而不是死于祸患,死于刑戮或意外的灾祸。引申为无痛苦、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途。善终服务(Hospice),指为垂死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顾。死亡观的影响

如何在中国这个有着独特文化背景的国家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善终教育应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当务之急。杨晶等人对北京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436名进行死亡观的调查显示,在家中能“很公开”地谈论死亡情况的仅占,多数人认为晦气、不吉利。因而,对医护人员进行死亡教育是迫切需要的,医护人员正确的死亡观是开展临终关怀的基础,护士对临终关怀的认识限制了临终关怀的发展。随着老龄人口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病人最后的家是医院的病房。最后接触的人是护士。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对死亡率的统计,有超过一半的临终病人会在医院度过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病人的临终阶段实际上是以医疗为主的治疗转向以护理为主的照护。临终护理体现着新的生命理念,善终照顾的是人,而不是病,它突出质量,而不是寿命。

善终教育

3.1 护士教育 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救命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热爱生命是否就意味着义无反顾的拒绝死亡呢?完整的生命过程应该包括死亡过程,这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完整的尊重生命应包括尊重死亡。可见,发展临终关怀,对护士传统的思维定势有一个强大的冲击。需要我们彻底更新观念,自觉地进行自我死亡教育,目的在于帮助濒死病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学习准备死亡,接受死亡,面对死亡;还可帮助医护人员认识到临终关怀是对生命性质和死亡意义系统深刻理解基础上的专业服务。树立起正确的临终关怀观,主动给予临终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满意地到达生命的终点。

有人做过本科护生死亡观、死亡照护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护生死亡认识态度及照护意向存在着差异。研究中发现大三护生对死亡的态度最为客观积极,可能的原因是这些学生们刚刚学习过死亡伦理课程,对死亡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可见,死亡教育对临终照护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

教育的内容包括临终护理的目的、特点、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特点,病人各种躯体症状的护理等,知识涉及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宗教、护理学、营养学等学科。有研究发现:采用自编教材对全科护士进行临终护理知识培训及考核。一年的回访结果,社会反响良好,临终患者家属问卷满意度由过去52%提高到。

3.2 病人教育 善终教育就临终病人而言,首先要增强临终病人追求幸福的意识。临终病人最容易丧失生存的意义和追求幸福的勇气,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负性心理表现。帮助临终病人克服这些心理困扰,寻求生命意义,提高其临终期的生命品质,才能有尊严的死去。

幸福通常是一种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这种生活能给人一种称心如意的感觉。常人对于幸福的追求偏重于物质方面,而临终病人对于幸福的追求更偏重于精神方面,例如:疼痛得到缓解是一种幸福;得到医护人员和社会的关注与尊重是一种幸福;临死之前完成心愿是一种幸福;能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也是一种幸福。因此,护理上应注意多陪伴,多关注,引导临终病人多回忆人生中美好的记忆,帮助了却其未了心愿等。

有人调查分析恶性肿瘤病人对临终关怀认识及需求结果显示:得知病情真相后,73.1%表现出消极的心理反应;当谈到死亡时23.1%的病人感到恐惧,31.7%的病人表现为悲伤,15.3%的病人认为解脱,29.8%的病人表示能自然面对。因此,教育病人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内容与方式:对于恐惧型病人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通过语言文字图像,采用语言开导法或释疑解惑法,解除病人因为对死亡的无知引起的恐惧;针对悲伤期的病人难沟通的特点,护士应注意多满足病人的非语言行为需求,将其注意力转移到与大自然的融合,宁神静志。鼓励病人做喜欢的事情,和病人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从中获得满足的体验;对于解脱型,护士不能放弃心理关注,教育病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所以不要放弃自己,“夕阳无限好,不怕近黄昏”,死亡是庄重的、无遗憾的。重视“死亡意识”和“意义感”在这一期病人的应用;对于平静面对型的病人应充分尊重,适当肯定,采用顺情从欲法,顺从病人意志和情绪,尊重病人的一切合理的安排。

3.3 家属教育 护士应指导临终病人家属参与护理工作:除了为病人提供精心的护理外,亦应重视其家属的作用。家属对临终病人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性格最了解。在临终病人的内心深处,家属的关心和照顾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亲人,面对即将离开的亲人,临终病人家属的内心是极度压抑的。在护理临终病人过程中,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往往打乱原本的生活秩序与工作秩序。护士应充分理解和同情临终病人家属,鼓励其表达心中的压抑,选择适当的行为方式排解负性情绪,可采用家属座谈会的教育方式指导病人家属之间互相安抚、支持、交流,安排好工作与生活,缓解压力;其次,护理人员应向临终病人介绍患者的病情和发展过程,可能出现的变化,让家属充分了解治疗、护理过程和效果,并让其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教导家属简单的护理技术,让家属参与基础护理,如:喂饭、翻身、擦浴、按摩等。使其在照料亲人的过程中获得心理慰藉,同时让患者感受到亲人的关怀。这样可以让病人与亲人一起度过临终的美好时光,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彼此心理健康。

临终病人备受煎熬,陪伴探视人员多,往往很难遵守医院的探视等各项制度。为此,临终病人的病房以小单间为宜,根据病人的性格、喜欢布置病室,可摆放绿色植物、盆景及自带生活用品;浴室、卫生间齐全,尽量家居化,护士要指导家属尽量给病人以家庭的温暖,满足临终病人安全感的需要。

3.4 社会教育 临终关怀的深层价值主要体现在对自我生命之安顿、社会道德建设之促进以及国家福利事业之启示这三个维度。临终关怀是一种“全人”、“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关怀,需要医护人员、病人家属及社会人士的积极参与。家人无声的陪伴,朋友的一句贴心问候,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都是在对临终病人实施关怀,都是在帮助临终者获得“幸福。

对于临终护理,整个医疗保健系统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积极的善终大环境。这势必影响本来数量就不多的从事临终护理事业人员的士气,削弱我们发展临终护理的观念力量,起了一个消极涣散的不良作用。发展有利于临终关怀的善终大环境,仅仅靠医生、护士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系统人员的共同努力。

有研究显示,在临终关怀知识来源方面,大部分来自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说明大众媒体在临终关怀科普教育中影响较大,应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临终关怀知识和开展国民的死亡教育。使大部分临终病人能较快接受现实,减少心理痛苦,战胜自我,当死亡不可避免时能泰然处之。

美国自1960年起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实施死亡教育,英国、法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目前也在进行相应研究,并在其大、中、小学开设了临终关怀及死亡教育课程。但是我国对死亡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很多人对死亡教育不理解、不认可,处于边探索边实践阶段。

临终关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慢性病人数的增多,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以及对有尊严死亡的愿望越加强烈,社会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一项有待深入拓展的金色黄昏事业,临终关怀是我国21世纪健康发展的大趋势,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关键是形成正确的死亡观,而教育则是形成观念的重要途径。要想帮助临终病人“善终”,达到人生“幸福”,家庭和谐,社会文明。临终关怀知识的普及是基础,只有将知识进行广泛而有效的宣传,才能使大多数人真正了解这项事业,才能将临终关怀的初衷实现于病患者的期望。

老人临终医院护理工作总结篇2

临终的过程,因人而异。但绝大多数人都会需要一根“拐杖”,才能走得更平稳、更安详。这根“拐杖”,可以是家人、社会不离不弃的支持与关爱,也可以是对死亡本身的安然接纳。临终关怀在生理之外,更给予了一份这样的心灵安抚。

此外,上海是一个老龄化的城市,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重病卧床老人也日益增多。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靠独生子女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问题越来越难。“喘息服务”正给这些家庭带去了一丝希望与安慰。

[聚焦]临终关怀

上海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病房病区标准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科设置标准》,规定临终关怀病房宜设朝南向,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且不宜设阳台。床边与邻床之间的距离至少80厘米,床边与墙壁之距离至少80厘米。病室高度:地板至天花板净高至少2.7米。该标准将于9月14日实施。

相关链接:上海临终关怀病房标准

日均开销42元 上海临终关怀点开始接受申请

据介绍,目前全市共有18家临终关怀点,首批5家已经开始接受市民预约。所有费用可以通过医保支付,平均每天费用为42元根据规划,由市、区两级政府出资,市自然基金会、市红十字会慈善机构给予资助,每收治一名病人给予2000元医疗补助,居家宁养提供1000元补贴医疗费用,并为癌症晚期患者免费提供止痛药。

相关链接:上海有十八家临终关怀场所

11床的老年患者十分喜爱这只黄色的兔子公仔,他熟睡时护工都会把兔子公仔摆在他枕边,让他醒来时一睁眼就能开心地看到。[思考]让每个生命带着尊严谢幕

让每个生命有尊严谢幕 申城临终关怀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一个人奔波劳苦一生,在人生临近终点的时候,在生命最脆弱的时候,在最需要人们关怀的时候,为何不能及时得到应有的关怀?一时间,关爱癌症晚期患者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

俞正声回信患者家属:要在制度上推进关怀

[专家说法]上海需要更多临终关怀医院

我国著名肿瘤外科专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沈镇宙表示,晚期癌症患者及其家庭应该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可以发挥社区医院的力量来更多地开设这样的临终关怀医院,但这需要政府的扶植和支持。

护工张阿姨在为一名已丧失吞咽功能的患者进行喂食。

[案例]康健社区

康健社区开出舒缓疗护病房 家附近带着尊严走完人生

徐汇区康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全市首个开出舒缓疗护病房的社区。社区里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病人与家属感受如何?开展舒缓疗护服务,医生护士又有哪些实际体验?

病床虽少,社会效应大

黄阿姨,是康健社区卫生中心舒缓疗护病房的最早受益人。我只想老伴最后的生命走得没有痛苦,安宁一点。”

舒缓疗护科负责人唐跃中说,“做舒缓疗护这些天,锦旗比过去一年收的还要多。人虽过世家人却感激,这种社会效应出乎意料。”

把握入院“门槛”成难关

白纸黑字的标准其实很难把握:有的病人进来没几天,走了;有的住了好几个月,成了老“压床”;有的待了段时间,还是决定去大医院积极治疗。由于病床数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舒缓疗护预约已排满,有6至7人在等候,还有更多病人因不符条件被婉拒。唐跃中说,“医疗资源有限,希望用到真正需要的临终病人身上”。

技术支持需继续加强

全科医师对专业的舒缓疗护医学接触时间不长,如何应对晚期肿瘤病人的抑郁情绪、怎样使用镇痛棒技术来改善症状,医护人员心理压力如何排解……这些问题亟待三级医院的专科人士给予技术支持。

[名词解释]舒缓医学

所谓舒缓疗护,指以病患为中心的症状缓解治疗和身体照护,针对无法治愈疾病的患者最后阶段,提供积极疼痛控制和其它不适症状的最大程度缓解,使病患尽可能获得舒适的生活,在宁静而安详的环境中有尊严地死亡。舒缓医学还包括指导并教会家属更好照顾患者的技能,帮助家属尽快走出失去亲人的悲伤,投入正常的新生活。

护士在一间安宁病房内巡房。

在安宁病房昏迷后第3天,崔顺卿51岁的妻子被转移到了安宁病房的“关怀室”。

[样本]生命:珍惜与尊严墙上贴着卡通动物剪纸及绘画

细看,安宁病房有少许不一样,墙上贴着志愿者送来的卡通动物剪纸以及绘画,让严肃的气氛有所缓和。

82岁的王奶奶已经是第二次住进安宁病房了。“还是比家里开心,活动方便,还有人说话。”王奶奶说话的速度有些迟缓,但是记者并没有看到悲伤。

“把剩下的每分钟都过好”

“我会把剩下的每分钟都过好,这就足够了。”在这里,张阿姨也学会了感恩。除了每天医务人员的悉心照顾外,周末的时候,还会有志愿者来给她读报纸、放音乐,以这种轻松的方式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在她看来已经很满足了。

志愿者的到来,让病房变得温暖

李阿婆告诉记者,对口她的志愿者是大学生小琳,每周小琳都会特意从奉贤赶来陪伴老人,光路上就要花去近两个小时时间,这让老人分外感动。每次来,小琳都会换着花样哄老人开心。小琳上次带来了一个MP3,上面录的都是邓丽君的老歌,因为这是李阿婆的最爱,而收集歌曲也花去小琳不少时间。

14床的46岁的胰腺癌晚期患者是安宁病房中比较年轻的,他十分关注外界新闻,尤其是喜欢收听体育赛事的广播。

[延伸]喘息服务

上海首创喘息服务 街道代替家属临时照顾病患老人

家庭负担过于沉重、养老机构不愿接收,“失能老人”“失落”重重。所幸的是,目前本市部分地区正在筹划全国首创的“喘息服务”。

[背景]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

我国首次“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显示,2010年底,全国城乡部分和全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共有约3300万。在上海这座迄今为止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城市,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重病卧床老人也日益增多。[案例]瑞金二路街道正式开展喘息式服务 每天费用不超过100元

■敬老院托管:每年最多托管14天,失智老人暂不接收

■居家式:100元/天

■应急式:暂定20元/小时,时间不超过一天

[家属声音]让长期照料者得到“休假”机会

9年来,王勇(化名)在亲情与无奈中坚守,每天为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的母亲在菜市场、医院、家里三点一线奔跑,他曾无数次想过“有谁来帮帮我,让我喘息一下,哪怕一天也好”。

[记者调查]让照料者得到“喘息”的机会

·照料者中女性比例远超男性

·“心理压力大”易导致抑郁

·通过“喘息”度过调适期

[时评]失能老人的困境应引起高度警觉

由于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改善,中国的老龄化同时还是高龄化,全国期望寿命平均已超过70岁,发达地区接近或超过80岁。高龄人口的增加必然伴随失能老人的增加,家庭赡养能力与老人被赡养需求之间本就存在的缺口由此进一步扩大。

老人们在日间照料室休息聊天。

临终关怀的“善终”教育

老人临终医院护理工作总结篇3

特需病房临终病人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又称人性关怀、关怀照护。美国护理理论家Leininger与Watson分别于1975年和1979年提出“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的本质”的观点,并将护理学拓展到以“关怀整体人的生命健康”为本的人文关怀的发展阶段。我国卫生部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以及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提出“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服务于细微之处。营造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尊重病人、帮助病人的氛围”。护理人文关怀,就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对病人的生命与健康、权力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怀和照顾。特需病房是为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医疗保健需求而设置的高级病房,它环境安静、优美,设施齐全。由最初的少数涉外人员、民企老板入住,发展到越来越多的普通病人主动要求到特需病房进行医疗,尤其是临终病人家属,他们竭尽所能想让自己的亲人在最后的岁月里,在安静、整洁、温馨的环境下,走完自己的人生。我们根据不同文化背景对特需病房临终病人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取得较好效果,并获得家属满意和感谢。现将四年多的10例临终病人护理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2006年7月~2010年10月本病区发生10例,均为肿瘤晚期或广泛转移病人。其中腹腔继发性恶性肿瘤1例,肺、骨继发肿瘤各1例,食道食管恶性肿瘤1例,肝癌2例,骨肉瘤1例,广泛转移性肿瘤3例;年龄l2~87岁,平均58岁;男性8例,女性2例;职业:机关干部3例,农民3例,工人3例,学生1人;均在本科住院3天~67天不等。人文关怀的护理措施

2.1 人性化病房设置,为病人和家属提供一个方便、安静、整洁的空间

为减轻病人住院期间对陌生环境的焦虑、紧张心理,病房的布局及室内的色彩搭配上充分的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在不违背安全的情况下,允许根据日常习惯布置房间;不强调整齐划一,而是以满足病人的基本生理需要、尊重、舒适、简便为原则,为病人营造出一种家庭的温馨氛围。同时为减少病人住院期间生活起居的不便,病房内除了装有必要的急救设施,还突出了特需病房的特点,配有多功能摇床,冰箱、彩电、微波炉、电话,并提供免费上网、免费市内通话,24h提供冷、热水。允许家属携带病人喜欢的用品,如大靠垫、相框、移动坐便器等,让病人视“院”如家,有一种温馨感、亲切感和家庭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死亡的心理恐惧。

2.2 减轻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7][5][6][4][3][2][1]

临终关怀与姑息照护两者都强调“四全”服务,即全人、全家、全程和全队。强调减轻各种痛苦,让病人平静、安然、有尊严地离开人世,即优化生命末端质量。癌痛不仅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也容易使其失去生活勇气,应合理及时止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本组10例中有7例主诉持续腹胀、腹痛,五指疼痛评估法评估都在中度以上;2例胸闷气喘,1例一直处于浅昏迷。医疗上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而家属也无一例外的要求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生命。护士在每天评估病人疼痛程度同时,对病人的疼痛要给予同情和理解,进行心理安慰和鼓励。按照WHO阶梯镇痛法,根据医嘱确定不同的给药方式,定时给药。同时,指导病人采用非药物的方法减轻疼痛,如放松、热敷、冷敷、按摩等,以增加舒适度,维护病人的尊严。

2.3 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晚期肿瘤病人大多恶液质,卧床不起,生活更不能自理,但神志清醒。10例病人中除脑瘤病人浅昏迷外,其他病人直至临终前10分钟~8小时才意识模糊、进入昏迷。所以要全方位地做好基础护理,保持病人身体的完整和清洁,让病人感到舒适,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组除一例双下肢严重浮肿、家属拒绝翻身、骶尾部出现Ⅰ度压疮外,其余9例病人临终前均未发生压疮和口腔感染。

2.4 重视临终病人的情感交流,最大程度满足病人心理需求

个体化的治疗和护理应考虑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状况,以及他们的想法和希望,尊重其意愿和选择[10][9][8]。通过与病人和家属的多次沟通,了解病人临终前的意愿和要求,并给予尽量满足,同时鼓励家属的配合和参与。例如,有位老年男性病人临终前不经意间总是朝病房门口张望,有时欲言又止。护士察觉后,提醒其子女是否接来母亲探望,但子女担心母亲与父亲相见后承受不了而犹豫不决,最终接来母亲相见,结果在母亲离开病房刚走到电梯口,病人开始呼之不应,进入昏迷。这时家属才意识到父亲是放心不下母亲,为见母亲最后一面而坚持至今,同时对护士的及时提醒深表感激。而有的病人临终前则要求回家,当班护士都尽快地做好相关物品准备,指导家属途中注意事宜,以了却病人心愿。

2.5 重视对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情感支持,减少遗憾和痛苦

在病人临终期间,家属尤其是配偶,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临终病人的人文关怀不仅针对病人,而且也应面向临终病人家属。安抚病人家属,一方面可使家属心理得以安慰,另一方面也使家属尽早对病人的病情进展预后有一个正确了解和认识,在有充分心理准备的基

础上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对病人的临终关怀[11]。告知家属情绪的好坏对临终病人生活质量有着重直接的影响,教会家属缓冲心理压力的方法,如保持生活饮食规律,鼓励家属与病人、子女之间交流和沟通,避免各种身心反应,来维护身体健康。

2.6 做好病人去世后的后事料理,善始善终,使家属心灵得到安慰

2.6.1 尊重病人生前意愿和家属要求,尊重其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进行尸体料理。如有位信仰伊斯兰教的病人在死后,家属提出不愿到殡仪馆,要直接送到清真寺,护士则帮助办理后续事宜,并请家属放心,暂时保管好部分病人物品,以防遗失。还有位12岁患儿的家长,在小孩去世后,考虑将再生二胎,按照当地风俗她不能再碰停止呼吸后的小孩,于是她提前离开了病房,一切擦身、穿衣都留给了当班护士全权处理。

2.6.2 做好病人出区前的费用审核,及时记账、减账,以防漏费、重复收费。住院期间,因病人病情不稳定,家属根本不考虑费用多少;即使每日发放一日清单也全无在意。而当病人一旦去世后,面对高额的费用有的心理极不平衡,一条一条问,充满质疑和不信懒,甚至在结账时诱发不愉快,容易引起投诉。如有位家属始终认为还有剩余“白蛋白”,后经大家提醒,反复帮她回忆才想起,最终消除了疑虑,可见工作中要及时准确记账,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效果

实践证明,特需病房的一系列细致、周到而人性化的关怀护理措施在提高临终病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提高家属对其临终服务的满意度,10例临终病人生命得到尊重,疼痛不适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或遏制,家属的身心健康也得到维护和增强,临终病人情绪稳定,平静地接受死亡。其中有8例在医院安祥的离开人世,2例自动出院。有的家属还一直与我们保持联系,并带来新病员。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健康和护理的需求也会随之增高,而人文关怀正是通过强化人的主导作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来满足新形势下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使其成为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12]。临终关怀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服务,弥补先行医疗保健体系忽视临终病人需求的缺憾,符合人道主义精神和人类生命发展的需求,从而使医疗保健体系更趋完美[13]。但由于死亡在生物学、心理学、宗教学及社会学等各有其含义和价值,所以人们对死亡的态度相应的具备主观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14]。在中国,由于受儒家、道家、佛家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人们认为死亡是不祥的,[15]对死亡采取否认态度,在言语中避免谈及,不能坦然面对死亡

。同时由于特需病房的病人

来自不同的地域、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也形成了人们在观念和意识上的区别[16]。罗点点[17]倡导“尊严死”,就是指在符合病人本人意愿的情况下,让病人在尽可能的舒适和尽可能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实现尊严的情况下,以一种更自然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我们在工作中要针对不同的病人遵循文化和谐护理的原则,提供适合病人的人文护理,让病人感受到其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得以满足,同时也促进病人与护士之间的沟通,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医院人文氛围,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优质护理服务。

当然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历的人在不同时期对死亡认识及护理需求是否相似或有何不同,以及从不同角度观察医疗资源的整合与临终人文关怀的关系都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49640